找到相关内容240篇,用时3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本土的佛学研究──回顾前瞻

    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论师研究》、《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如来藏研究》等书,虽系独自完成,令人感叹功力深厚,但上百的著名日本佛教学者(如中村元、平川彰、高崎直道、宇井伯寿等人)...探索澄清,以及环绕著「人间佛教”理念的现代宗教观。包括我个人在内的台湾本土佛教学者,几乎无一不受其惠,从他丰富而有深度的佛学论著,得到高层次的精神鼓舞宝贵的思维灵感。不过,我们承接印老的佛学研究贡献...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4945953.html
  • 《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

    77年2月初版。  5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正闻出版社,70年5月初版,83年7月七版。  6 印顺法师著,《成佛道》增注本,正闻出版社,83年6月...师译《净土教概论》3~4页。  [2]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848~850页。  [3] 望月信亨著,印海法师译《净土教概论》150~151页。  [4]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

    释海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647528.html
  • 弥勒法门及其修学

    百科全书》〈弥勒菩萨〉等条目;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第八章;《大宝积经》第四十一。 ...生经》相似。唯本经含有大乘的特色。   3. 《弥勒下生经》,一卷,为西晋?竺法护所翻译。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弥勒当来下生经》,或单称《下生经》。此经为《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别抄。    内容...

    德念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0148761.html
  • 纪念当代佛门高僧大德─ ─ 傅公、明公、印公

    之后,例如六十二岁撰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论师研究》、六十六岁完成《中国禅宗史》、七十岁完成《中国古代民族神话研究》、七十五岁完成《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八十岁出版《游心法海六十年》、八十三岁完成《印度佛教思想史》等,直到八十九岁尚写了〈起信论扶南大乘〉一文,一个已经超过花甲龄,疾病缠身的老人,还有这样旺盛的写作能力,谁能及,真是古今无双!  自从导师八十岁以后,教内的四众...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3750649.html
  • 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业因缘所生身”的悲增上行,不受重视。(《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p.1289 ~ p.1290)   从以上导师对于印度佛教的反省,我们可以探寻到导师“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导师对于“悲增上菩萨”的阐扬身体力行,乃是对于古代印度大乘佛教“悲增上菩萨”未能充分开展,有所反省而产生的,导师说:悲增上菩萨,是“人间胜于天上”,愿意生在人间的。菩萨多数是人间的导首,以权力、...

    吕胜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2051794.html
  • 《杂阿含经》初期大乘思想

    是「满足希求」(《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251页)。  从《杂阿含经》的原始部份,可以看出早期佛法的特点,简要的说,就是修八正道等菩提分,如实知见身心(蕴、处、界等)的无常,苦,无我,实现离执解脱...《杂阿含经》初期大乘思想  释显如  阿含经向来被中国佛教祖师们判为小乘教的经典,而一直不受中国佛教徒的重视。由于近代各国学者的研究,发现阿含经原来不是什么小乘经典。反而是现存最接近原始的佛陀教说...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3952194.html
  • 试诠‘印顺法师的三宝观’

    3.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九月再版。  4.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论师研究》,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八年二月五版。  5. 印顺法师《印度...《大毗婆沙论》(卷一)说:“阿毗达磨自性云何?答:无漏慧根以为自性”。(大正27,p.2.3)  [10]《以佛法研究佛法》p.121  [11]参考《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p.937~940;《...

    海全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5356555.html
  • 八十年游心法海,千百秋光照人间

    的论述,所撰《印度佛教圣典集成》、《印度佛教思想史》、《印度佛教》、《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等著作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  大师根据自己长年的研究,相继提出印度佛教史的分期说并加以比较说明。最初...介绍自己有关著作有:《青年的佛教佛教的青年》、《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性》、《人间佛教要略》。在1989年又写了《契理契机人间佛教》,针对后期大乘中的将菩萨天神化的弊端,...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1461022.html
  • 读(“本生谭”的诠释)有感

    探讨。如石法师认为,印顺长老在《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中提出的“佛灭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这一心理因素,尚不足以成为大乘起源开展的心理动力,而认为在“怀念”心理之后,存在著更根本、更深刻的...佛教的经典“本生谭”作为一种神话看待,它仍然具有重要的宗教学意义上的价值,它对于我们研究大乘佛教产生的心理基础和表现方式提供了经典材料。它所透露出来的对于完美人格的热烈向往和追求情,对于终极解脱这一...

    王萌(四川大学博士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45764262.html
  • 科学视野中的文殊智慧

    以使人当下悟入,而非像佛陀那样依众生现前的蕴、处、界循循善诱,次第悟入。两者皆是为适应众生根器的不同而施设的方便法门,没有高下分,只有对机别。关于这一点,印顺长老已经在《初期大乘佛教起源开展》中做了精到的分析甄别。文殊,梵意即为“妙”,就是指这种智慧微妙殊胜到不可思议的境地。佛陀在许多场合对文殊的这种“善说深法”赞不绝口,从中既可看出佛陀的胸怀和雅量,也可由此体味出文殊智慧法门的独到处...

    肖黎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3965461.html